有些人心中始终有一套自我约束的规矩和底线,面对任何事情,无论对方的身份地位如何,甚至是自己的上级,他们都毫不犹豫地秉持真实的态度,讲真话绝不纵容。黄克诚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物。
在黄克诚的晚年,他的女儿黄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带着几分无奈与叹息表达了她父亲的个性:“我父亲就是如此执拗,甚至因为对领导的决策持异议而多次遭到降职或解除职务。”
在军队内部,彭老总性格直率,脾气火爆,众所周知,很少有人愿意去惹他。然而,黄克诚毫无畏惧,竟然公开与彭老总唱反调。这发生在1933年,当时中央军队相继击败了国民党三次围剿,然而党内“左”倾思想严重泛滥,组织决定派彭老总率军攻打赣州。
当命令下达后,黄克诚对此决策表示明确反对,他认为敌军的力量仍然十分强大,而赣州三面环水,攻城难度极大。然而,黄克诚的合理建议并未得到组织的重视,攻打赣州的计划依旧照常进行。果然,战斗的结果如同黄克诚所预见的那样,我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。
展开剩余65%面对此种情况,黄克诚多次向彭老总提出意见,苦苦请求撤退,但他的想法一次次遭到拒绝。出于对部队的责任感,并为了尽量减轻损失,黄克诚果断决定带领自己的军队撤离战场。他的这一行为虽然在当时被严厉惩罚,导致其停职,但他并不感到后悔。
尽管与彭老总存在意见分歧,但两人都清楚,这与工作职责有关,并不会动摇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。不过,黄克诚人生中最大的挫折,正是因为他想为彭老总提供支持。
在庐山会议上,彭老总亲自撰写了一份“万言书”,批评大跃进中的各种失误,以激烈的言辞引发党内不少人的反对与指责。面对曾经的战友们对彭老总的指责,黄克诚始终保持着冷静,没有选择落井下石。为了获得黄克诚等人的支持,许多人主动与他沟通,希望他能够表态,然而黄克诚却坚定表示:“我绝不会落井下石。”
由于这一事件,黄克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,他被认定为“反党集团”,在军中所有职务被撤销。后来,在十年浩劫中,黄克诚更是被揪出来批判,经历了整整八年的牢狱之灾,这些都源于他那刚正不阿、直言不讳的个性。
实际上,黄克诚并不刻意与领导对着干,他内心始终坚持真理,面对任何人,他认为对就是对,错就是错决不因为对方身份的高低而迎合。正是这种性格,使得黄克诚在多个场合被降职或停职,但也因此赢得了军中许多人的尊敬和信任。
即使是毛主席,每次见到黄克诚也会以崇敬的口吻称他“黄老”。到了1978年,黄克诚终于被平反,组织重新启用他,尽管身体状况已经不太理想,他依然坚持积极工作,为新时期的纠正错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。
在生命的最后一年,黄克诚的重病缠身,但他拒绝了医生的一切救助,不愿意浪费任何医疗资源。他曾表示:“我已经没有治疗的必要了,还是把有限的资源留给更需要的百姓吧。”黄克诚的一生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,这样的人值得大家的怀念与敬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